E星体育第六届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TRT 2023)将于2023年10月19-21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北京交通大学先进轨道交通自主运行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北京建筑大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轨道交通电气设备技术专业委员会、运营主动安全保障与风险防控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和《电气技术》杂志社等共同承办。EITRT 2023致力于为广大轨道交通能源电气与运营智能化信息技术领域的学者和科技人员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交流和分享近年来在轨道交通能源电气与运营智能化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前五届会议分别在吉林长春、湖南株洲、长沙和山东青岛召开,并多次被中国教育部学术会议在线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教授。兼任智能交通领域国际期刊《Smart and Resilient Transportation》副主编,世界交通大会—交通安全与环境-智能车联与交通安全委员会委员,电子工业出版社交通数字化转型方向选题专家委员会顾问等。长期从事轨道交通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与基础理论研究。截至目前,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在智能交通及交通安全领域公认的顶级期刊IEEE Trans. on ITS, IEEE Trans. on TII, IEEE Trans. on Cybernetics,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上发表第一及通讯作者SCI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其中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著作1部。参与、主持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等。近两年来,荣获北京市轨道交通学会杰出人才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成果奖一等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奖项5项。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列车与轨道动力相互作用与服役安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参与出版国际知名英文手册2部,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成果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第2)、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并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现兼任轨道交通领域国际知名SCI期刊IJRT编委、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兼职博导、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分委会联合主席等。
,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E星体育,中车首席技术专家,中车研究院技术部副部长。创立了中车研究院智能产品研究方向,主持构建了轨道交通领域首套人工智能无线传感网系统,参与完成国内首列在途健康监控列车设计,为中车装备智能化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牵头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参与十三五、十四五期间轨道交通领域国家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及指南编写。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中国图形图像学会年赛金奖,国际PHM协会年赛第三名,国资委熠星大赛二等奖,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奖项。授权发明专利14项E星体育,软件著作权20项,发表论文26篇,撰写专著1部。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博士后,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北京地铁技术创新研究院运营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北京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男,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博士后,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北京地铁技术创新研究院运营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北京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优化研究,先后完成了20多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相关的国家级、省部级及公司级科研课题研究,荣获2021年“北京市科技新星”称号、2022年度北京市轨道交通学会杰出青年人才奖,获得“第六届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北京市轨道交通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地方铁路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累计发表SCI、E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30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参编行标、团标3项。
,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目标检测、目标追踪、语义分割、实例分割等计算机视觉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开发应用研究,担任美国运输委员会AR070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青年编委。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山东省自然基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顶级论文14篇(一作最高影响因子15.7)共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7篇,Google学术总引用615次,h-index(高引用指数)为13。申请人是15个国际顶级期刊的长期审稿人。
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上海市“扬帆计划”青年科技英才
,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上海市“扬帆计划”青年科技英才。主要从事交通安全、轨道交通运维、交通多源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研究工作,已在国际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10余篇、《中国交通报》等报纸杂志文章4篇,合作完成1篇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的专著章节E星体育。已授权或申请发明专利8项E星体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科协、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E星体育、上海交通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人才科研项目基金等项目。现任《Smart and Resilient Transportation》国际期刊副主编,《智能建造学报》和《华东交通大学学报》期刊青年编委委员;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交通研究理事会(TRB) 铁路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铁道专委会委员、美国铁路工程协会(AREMA) 信号系统委员会委员。曾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高校师生、科研人员和企业界人士踊跃报名参会。 参会报名链接:
姚德臣:(北京建筑大学,会务统筹)王玉胜:(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参会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