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星体育吃完午饭,刷刷手机,又刷到中国科技领域四个好消息,中国的科技从业人员又有新突破,便赶快码字和大家分享一下!
据央视新闻报道,全国首艘海陆一体化智能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洋石油123”从江苏南通启程,踏上交付之路。沿途,海事部门采用“全程+接力”的方式保障该船驶离长江,共出动4艘海巡艇和9艘辅助船为其护航。
“海洋石油123”是一艘10万载重吨级的船型FPSO,船长241.5米,型宽45.2米,型深25.4米,甲板面积达到1.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这艘船在智能化程度上远超常规FPSO,搭载了全船监测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能装配载系统、工艺流程数字孪生系统以及边缘数据中心等七大智能装置。作为我国首艘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全新FPSO,海洋石油123对于推动我国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加快能源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海洋石油123交付后将服务于陆丰12-3油田。
我的观点:全国首艘海陆一体化智能FPSO 海洋石油123的启航,展示了我国在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该船型的智能化程度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有望为国内外油田项目提供更高效E星体育、环保的生产储卸服务。在全球能源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海洋石油123的交付将有利于提升我国能源产业的竞争力,加快推进我国能源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E星体育。
我们期待海洋石油123能在未来的油田开发中发挥其优越性能,为我国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助力。同时,这一突破也将激发国内外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在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北京日报消息,中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508公里光纤量子通信刷新了城际量子密钥率和双光子干涉距离纪录,为实现城际间实时量子通话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量子密钥分发技术是基于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可以在通信用户之间生成安全密钥,从而实现通信的绝对安全。提高安全密钥率是提升量子通信效率的关键。尹华磊副教授等人在2022年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异步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其中的异步配对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系统对激光源、相位稳定性等要求,实现中长距离的更高安全密钥率。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袁之良团队与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尹华磊合作,将异步匹配技术应用于量子通信,研制出在200微秒时间间隔内仍可进行稳定异步双光子干涉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大大提高了密钥率。新技术集中了两种协议的优势,实现尽可能长的量子通信距离的同时,简化了系统架构。
通过新技术,科研团队将测量设备无关协议的最大光纤传输距离从404公里提高到508公里,刷新了双光子干涉距离纪录。此外,他们还创造了城际量子密钥率的新纪录,在相距400公里处的密钥率较此前提高了6个数量级;在传输距离201公里下,量子密钥率超过每秒57000比特;传输距离306公里下,量子密钥率超过每秒5000比特。
这一科研成果将满足语音通信等实时加密需求,即实现城际量子电话。这对于商用化、高安全城际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发展,以及助力我国构建经济高效的城际量子安全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我的观点:中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不仅为实现城际实时量子通话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展示了我国在量子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一成果将为保障通信安全提供强大支持E星体育,推动城际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商业化进程,有助于构建经济高效的城际量子安全网络。我们期待这一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广泛应用,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据光明日报消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组在基因编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研发出一系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准基因编辑技术。这一研究成果突破了国外底层专利垄断,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在生物技术产业竞争中的地位。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E星体育。
在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创新性地运用了AI辅助的大规模蛋白结构预测,建立起全新的基于三维结构的高通量蛋白聚类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基于氨基酸一级序列的聚类方法,该方法在蛋白集合序列同源性较低且功能多样的情况下能得到更准确的结果,为蛋白质功能分析和挖掘提供了一个高效、可靠的新策略。
基于该方法,研究人员鉴定到全新的45个单链胞嘧啶脱氨酶(Sdd)和13个双链胞嘧啶脱氨酶(Ddd),并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碱基编辑系统。在动、植物细胞中的测试结果表明,这一新型碱基编辑系统具有更高的编辑活性和编辑效率,突破了现有脱氨酶的应用瓶颈,展现出在医学和农业方面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的观点:我国科学家在基因编辑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展示了我国在生物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这一全新碱基编辑技术的研发,不仅打破了国外专利壁垒,还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在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此项成果为我国在未来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拓宽了道路。
我们期待这一技术能够在医学、农业等领域发挥其优势,助力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这一突破也将激发国内外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在生物技术领域加大创新投入,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光明日报报道,我国在非金属管道纯氢爆破试验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国家管网集团在管道断裂控制试验场成功实施了9.45MPa全尺寸非金属管道纯氢爆破试验,这是国内首次高压力多管材氢气输送管道中间过程应用试验。这项技术突破将为我国未来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远距离纯氢运输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管道输氢作为氢能产业的关键环节,对实现氢能大规模、长距离、低成本运输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试验分为充氢测试和纯氢爆破测试两个阶段。充氢测试模拟管道线天的测试,验证了管道设备的氢气相容性、阻隔性及连接处的密封性。纯氢爆破测试将高阻隔柔性复合管升压至9.45MPa,进行全尺寸纯氢气爆破,以进一步验证非金属管道在纯氢高压条件下的承压性能和燃爆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国内高压氢气管道输送相关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复合材料输氢管道无应用案例的背景下,本次试验是国内首次对DN250口径、6.3MPa输氢非金属管道和在役金属管道进行的在线测试,以及首次对非金属管道进行高压纯氢爆破试验。试验结果将为管道运行安全管理的综合数据分析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同时,本次试验还对常规油气管道、阀门、密封法兰等设备进行了纯氢输送环境适应性测试,为在役油气管道改输氢气提供了技术支撑。
我的观点:这一重大技术突破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使我国在低成本远距离纯氢运输方面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成功实施高压纯氢输送管道试验,不仅为我国氢能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还将有利于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可持续发展。
我们期待这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应用,为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这一技术突破也将激发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新能源领域加大创新投入,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E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