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星体育★2012年2月,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张国清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拥塞缓解途径。该研究成果被ACM TechNews、IEEE Computer Society网站、国外知名科技媒体重点报道,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传统解决方案使建设成本和性能效果形成矛盾,也使网络拥塞成为一个长期困扰运营商的关键技术问题E星体育。张国清尝试改变网络结构,屏蔽网络中特殊的通路后,大大提升了网络的整体容量E星体育。这一成果达到了便捷、节省成本的效果。
★2012年9月,《科学》(Science)杂志刊登一篇题为《中国聚焦生物特征识别》的文章,报道了中国科研人员在生物特征识别国际前沿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李子青带领团队研发出的“海量视频分析研判系统”(VSearch),已被应用于我国公共安全海量视频的人、车目标识别和数据分析。这套系统在光照变化和作为人脸防伪难题的近红外及多光谱人脸识别技术上有所创新,是中科院物联网专项在无锡国家物联网的应用示范成果。
★2012年11月,清华大学李星、包丛笑等为作者的互联网核心技术国际标准获得批准。
该项标准旨在推进IPv4与IPv6两种协议之间的互访,具备开销小、管理方便的特点,同时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地址溯源,从而真正解决全球面临的严峻的IPv4向IPv6过渡的难题E星体育。此前,该研究组还完成相关的3项标准。
★2012年11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科研人员围绕人体传感网络,在该领域国际顶尖杂志《传感器》(Sensors)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其中,赵国如等针对人体跌倒预警的前沿科学问题,以人体跌倒和日常活动为研究对象,从人体传感器网络位置和参数优化等方面对跌倒预警时间、跌倒预警临界姿态角等进行分析和探索,优化实现了一种人体跌倒预警的新方法。聂泽东等则针对人体通信的动态传播信道进行了详尽的在体实验研究,表明了人体通信对运动的不敏感性E星体育,为目前运动中人体传感器网络通信链路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2012年12月,由中科院计算所牵头,联合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担的核高基重大专项“超高性能CPU新型架构研究”通过验收。
课题组围绕高性能万亿次CPU新型架构研究、应用分析与评估和运行时系统研究等方面内容开展工作,完成了万亿次新型CPU软件模拟的并行化和模块化方法的研究,开发硬件仿真平台验证万亿次新型CPU结构E星体育,并提出了适用于研发高性能、高可靠、低功耗处理器的纳米级集成电路生产工艺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