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E星体育工作安排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3-04-15
 E星体育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全力推动省“十项重大工程”转化落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提升城市品质,切实保障社会民生,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地的实干实效,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子。  地区生

  E星体育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全力推动省“十项重大工程”转化落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提升城市品质,切实保障社会民生,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地的实干实效,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子。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3.1%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出口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左右,节能减排降碳完成省定任务。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化投资、消费、出口拉动,有力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狠抓项目扩投资。加快实施一批优结构、补短板项目。抓紧谋划一批战略性、支撑性、引领性重大项目。确保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省重点项目、省集中开工项目、省重大产业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开工率100%。

  激活市场促消费。积极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壮大亚运经济、品牌经济。推动批零住餐等行业恢复向好,壮大线上消费、夜间经济等新业态。完善新能源汽车、家居、家电等消费补贴政策,促进大宗消费趋稳回升。精准落实“一城一策”,加快城市更新。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

  扩大开放稳外贸。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扎实抓好“2335”外贸保稳提质行动,出口占全国份额保持14.3‰左右。联动推进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浙江(绍兴)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建设,争创自贸试验区绍兴片区。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深化“十业百展千企”活动。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切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面推进“4151”计划。力夺“浙江制造天工鼎”。开展高能级战略平台“赛马比拼”,做强四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争创全省“415X”产业集群核心区和协同区、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化工产业跨域集聚提升。培育一批国家产业链领航企业、省级雄鹰企业。持续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深化质量强市建设。

  精准抓好招商引智。实施头部链主型企业招引三年行动计划,E星体育新引进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5个。打造驻外招商引智2.0版。加快建设海峡两岸(绍兴)数字产业合作区,积极引进中欧(上虞)、中日韩(越城)国际产业合作园外资项目。探索设立境外招商引智工作站。建成招商数字大脑。

  做优做强数字经济。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示范试点。加快“产业大脑”建设。深化智能制造五年提升行动。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公铁联运、海铁联运,完善城乡配送、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大力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强化专业市场与块状经济联动。深化国际会展目的地城市建设。加大服务业项目、企业招引力度,支持服务外包发展。

  强化创新核心地位,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协同发展,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建强创新平台。实施科创走廊建设专项行动,着力推进十大创新基地、十大创新设施建设。推动高新区晋级进位。加快共建研究院强基提能造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攻坚,开展科技人才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等探索。加快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持续推进标准创新。

  壮大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支持领军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实施50个以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优化教育体系。实施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行动,支持绍兴文理学院更名设置大学,加快杭电绍兴校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坚持高中阶段多样化发展。深化义务教育教共体建设。扩大“双减”成果。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深化“枫桥式”平安校园建设。

  汇聚创新人才。实施院士智力集聚工程。持续加大海外引才力度,开行招才引智“博士专列”“海外专列”。推进浙大工程师学院绍兴基地建设。深化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

  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内聚外联,推行面向未来的城市开发建设管理新模式,推动网络大城市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持续深化“融杭联甬”。支持滨海新区建设全省首批高能级战略平台。加快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建设。推动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区建设。深化萧诸绿色发展先导区建设。加快杭绍甬智慧高速、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连接线、杭金衢高速至杭绍台高速联络线等建设,支持杭诸轨道交通项目建设。

  优化重点片区开发。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快镜湖新区核心崛起、人气集聚,基本建成国际金融活力城,开工建设高铁站前医院等项目,启动镜湖梅山东片区开发。推进56个重点片区建设,打造一批未来社区、城乡风貌样板区,不断增强网络大城市张力。推进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强化基础设施投入。扎实做好杭甬高速市区段抬升、诸嵊高速前期,加快推进轨道交通二期、智慧快速路二期、甬金高速改扩建工程绍兴段、诸永高速直埠至街亭改扩建工程,推动实现“镇镇联高速”。新建镜岭水库、三溪水库,推进安华水库扩容提升等项目,统筹实施海塘安澜、曹娥江及浦阳江固堤、平原高速水路项目。抓好甬绍干线天然气管道、川气东送二线工程浙江段、光伏发电等项目,启动LNG应急调峰气源站工程。

  坚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新一轮“1+9”政策直达快享。推进政务服务2.0建设。深化“减证便民”。完善“枫桥式”护企优商模式,办好“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抓实共同富裕4个省级试点,推进一批重点改革项目。深化“扩中”“提低”改革。聚焦“一老一小”,加快引进高端品牌化、专业化医养结合项目。高标准做好山海协作、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及合作等各项工作。

  深化各领域重点改革。推动数字化改革向企业、学校、医院延伸拓展。启动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扩大数字人民币特色场景应用。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招投标集中监管。深化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工作。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强政策支持,畅通要素流动,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E星体育

  深化农业“双强”行动。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6.14万亩。稳定生猪生产、蔬菜种植。组建市农业科技联盟。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促进香榧产业高质量发展。启动黄酒专用糯稻本土化工程,打造生产示范基地1万亩以上。

  全域建设和美乡村。推动20%的行政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与农业遗产保护利用。健全农村环境常态化维护机制,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单元创建。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善治水平。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国试点。增强低收入农户抗风险能力。启动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行动,年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上行政村分别达到50%、35%以上。

  抢抓亚运盛会契机,加快古城申遗步伐,推进文创大走廊建设,以文商旅深度融合为抓手,进一步彰显绍兴文化魅力。

  认真办好亚运赛事。扎实开展迎亚运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市文明大提升行动,高标准做好赛前测试、赛事组织、安全保卫等筹办工作。深化亚运市场开发。高起点启动建设“中国棒垒球之城”,办好第十届市运会。巩固全国全动健身模范市创建成果。

  加强古城保护利用。高标准推进古城格局、风貌肌理、文物非遗等保护修复。E星体育制定出台古城文商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意见。在古城区域内统筹布局“一县一品”高品质特色街区。有序推进台门建筑保护修缮。推进古城全域未来社区建设,提升整体智治水平。

  推进全域旅游创建。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建设全国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实现旅游总收入390亿元、接待游客2800万人次。

  优化公共文化供给。加强《绍兴大典》编纂工作,E星体育加快宋六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进亭山、南山等越文化遗址发掘,支持小黄山遗址参与“上山遗址群”申遗。积极打造博物馆之城。大力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圈”。持续打造品牌文化赛事。

  积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高水平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全面落实“双碳”战略。认真执行具有绍兴特色的碳达峰政策,争创省低(零)碳乡镇(街道)10个以上,低(零)碳村(社区)100个以上。

  协同推进污染防治。推进VOCs源头替代工程,PM2.5平均浓度低于2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90%以上。保持县控及以上断面水质全面达标。持续擦亮“无废城市”金名片。

  加快生态修复保护。推进杭州湾区域海域海岸生态修复。启动曹娥江、浦阳江主干流和重要支流水生态健康评价,推进水生态治理修复,高标准完成各区、县(市)修复试点任务。加强废弃矿山整治修复。提升受污染土壤安全利用率。

  厚植为民情怀,兜牢民生底线,发展社会事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就业大学生14万名以上。加快县级示范零工市场建设。优化创业扶持政策。健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政策。启动“安薪”镇街创建。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提标扩面。健全多层次医保体系。提升兜底保障水平,低保标准不低于1.32万元/年。实施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试点三年行动。

  推进健康绍兴建设。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积极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开展公立医院“国考”进位晋级三年行动,加快创建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市。建优高水平县级医院,夯实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成果,高水平建设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力办好纪念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活动。推进市县镇村四级社会治理中心建设。推进信访突出问题集中治理专项行动。巩固扩大扫黑除恶斗争成果,严厉打击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压紧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强双拥共建和武装工作,重视做好国家安全、人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气象等工作,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E星体育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