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体育app下载国际科技创新型人才教育与培养——以国科大为例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4-04-22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科教融合的研究型大学,其前身为成立于1978年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国科大以“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为办学理念,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包括所、院、台、中心等,以下简称“培养单位”)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  自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科教融合的研究型大学,其前身为成立于1978年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国科大以“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为办学理念,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包括所、院、台、中心等,以下简称“培养单位”)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

  自 2014 年,国科大开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盖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国科大 30 个学科被评为 A,其中 18 个学科被评为 A+,所获得 A 级学科数量位居国内高校第三。在 2018 年 7 月份科睿唯安公司发布的 ESI 全球大学排名中,国科大位居国内高校第 2 位,全球第 96 位。

  外国来华留学生工作是我国对外交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数。当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都将教育国际化发展上升到战略高度,积极推行各项政策,培养、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今天,作为占世界人口 1/5 的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三大留学生目的地国家,中国正在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逐渐由“从 14 亿人中选人才”扩展到“从 70 亿人中选人才”。国科大作为中科院高等教育职能的践行者,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科研中坚力量的使命。培养优秀的国际青年科技人才,是实施中科院发展战略和“三位一体”职能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凭借中科院优势学科领域和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依托 110 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国科大具有招收和培养高层次来华留学生的优越条件。目前,国科大在读国际学生逾 1 700 人,生源国已达到 100 个国家。其中,外国博士留学生人数 1 050 人,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2004 年国科大开始正式对外招收留学生。2004—2012 年,年均招生人数仅为 47 人。自 2013 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国科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得到了迅猛发展,至 2018 年 8 月份,国科大共招收包括“一带一路”沿线 757 人,平均年增长率为 14% 左右(图 1)。

  我国高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的类别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普通进修生、高级进修生和研究学者 6 类。目前,国科大招收的来华留学生有 4 类,即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高级进修生和普通进修生。其中,博士生 1 050 人,占 60%;硕士生 573 人,占 33%;高级进修生 106 人,占 6%;普通进修生 26人,占  1%(图 2)。

  国科大招收和培养的外国留学生以攻读理工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为主,他们大多来自科教机构,不少人具有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国科大的留学生具有层次高、学习能力强、目标明确、适应性强等特征。

  截至 2018 年,国科大已有 106 个培养单位、750 个课题组开始招收留学生,与 2013 年相比增长了约 40%,其中招收人数较多的培养单位(前 10 名)见图 3。

  国科大招收留学生初期,生源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尤其以来自周边国家的学生居多。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国科大品牌效应日益彰显,留学生生源国别日渐丰富。现在,国科大留学生国籍分布于 100 个国家,以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中国家为主,发达国家留学生人数占留学生总数的 20% 左右。巴基斯坦、丹麦、肯尼亚等国留学生数量居多,排名前 10 的生源国分布见图 4。

  以中科院研究所科研实力为依托,国科大拥有完备的学科体系,给外国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选择空间。在理学门类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以及工学门类的力学、材料、能源、电子与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等专业领域,优势尤为明显。在保持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优势的同时,近年来国科大不断加强应用学科、新兴交叉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目前留学生专业共涉及 121 个,与现阶段国科大学科建设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2013—2018 年 8 月份,留学生毕业或结业人数共741 人。其中,博士生 445 人,硕士生 206 人,进修生 90 人。

  据初步统计,国科大留学生毕业后,约有 80% 回国从事科教工作,10% 左右进入本国管理部门。国科大的国际学生正在科技文化领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 2010 年教育部实施《留学中国计划》,2014 年中科院实施国际化推进战略,启动“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到 2016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国科大始终把建设国际化一流大学作为发展目标之一,不断发挥科教融合的体制优势,致力于招收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重点行业领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

  国科大实施和设立了多类奖学金,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秀青年学子来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国科大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和北京市外国留学生“一带一路”奖学金的实施高校。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的奖学金包括“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研究生项目”和“‘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等。目前,国科大还在积极申报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助力“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才培养。

  为深化中科院(CAS)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的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科技人才,促进发展中国家科学能力建设,提高中科院科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2013 年中科院国际合作局设立“中国科学院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奖学金计划”(CAS-TWAS院长奖学金计划),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优秀留学人员提供奖学金,资助他们在中科院攻读博士学位。5 年来,国科大共录取了 66 个国家 700 余名奖学金资助生,年均录取率约为 20%。此外,国科大还在实施“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硕士生奖学金计划”“国科大国际学生奖学金”等项目。

  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学科资源优势,国科大以科教融合模式开设了系列硕士生英文专业课程和博士生核心课程,共有 100 位教师参与课程教学工作(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者 76 名)。目前,全校共开设近 70 门全英文精品专业核心课程、2 门英文授课公选课和 3 门汉语言和中国文化公共必修课。此外,国科大与各研究所合作,举办外国留学生前沿与交叉科学系列特色学校(春季学校、暑期学校、冬季学校),组织留学生赴全国各地的研究所访问学习,增强对国科大科教融合的切身体会和理性认识。

  自 2013 年起,中科院开始实施“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具体内容除包括发展中国家人才培养计划、CAS-TWAS 卓越中心建设计划,以及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地区)创建中科院海外联合科教中心。目前已建成运行的 9 个海外联合科教中心包括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中亚药物研发中心、中亚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南美天文研究中心、南美空间天气研究中心、中-斯海上丝绸之路科教中心、加德满都科教中心、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和曼谷创新合作中心。

  国科大结合当地科技教育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教育优势,参与了几乎所有的中科院海外联合科教中心的建设工作。通过制定相关人才培养规则和教育方案,开设相应教育培训项目,致力于培养既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又满足当地需求的科研人才需求,从而培育广泛的国际合作人脉关系,促进外国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与中科院海外联合科教中心建设的互补和有机结合。

  国科大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专门开设了外国博士生项目及 9 个英文授课硕士项目(表1),专业领域包括防灾减灾、化学工程、生态与进化生物学、地理与环境科学,以及纳米科学与技术方向等,涉及 36 个培养单位和 40 余个招生专业,尤其为中科院 9 个海外联合科教中心开设了 6 个硕士项目,有力地支持了中科院海外联合科教中心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国科大与 30 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校和政府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平均每年接待“一带一路”国家代表团外宾 200 人次左右,其中包括大学校长、科研机构领导人及政界人士等。2016 年 11 月初,国科大成功举办中科院“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第四分会,会议主题为“基础科学、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外 40 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此次分会,并在会议签署了《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合作倡议宣言》。2017 年 7 月 9—16 日,国科大与世界银行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举办“首届中非高等教育和技术国际研讨会”,非洲 15 个国家的高校校长和相关科教机构的领导 80 余名代表参会。

  国科大的国际合作立足于全局,广泛收集资料信息,抓住或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了学校高等教育国际化事业的发展。目前,通过引入各类国际资金,为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设立奖学金,如国科大-发展中国家妇女组织奖学金计划、中科院-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大学-泰国皇家政府奖学金、国科大-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奖学金、星空体育官网下载尼日利亚政府奖学金等,院外奖学金资金规模约 1 000 万人民币。国科大成功将位于雁栖湖校区的“中科院与‘两弹一星’博物馆”申请为国家留学基金委“感知中国”品牌活动的教育基地,大力传播中国科学家和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

  为适应基础科学研究发展需要,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国科大建立国际科研教育合作平台,推进学科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在中科院和丹麦科教部的支持下,国科大与 8 所丹麦大学联合创建了教育科研创新相融合的“中-丹中心”,成立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丹学院”,以 1 对 8 形式,成建制、成规模地引进国外优势教育资源。国科大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合作,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二类机构“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国科大依托“中国科学院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在斯里兰卡设立了海外联合科教中心,并在斯里兰卡举办了首个国科大海外中心的挂牌仪式。目前,国科大已通过各类奖学金项目招收了55名斯里兰卡学生来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为斯里兰卡培养了科技发展所需的高层次管理和科技人才。

  此外,国科大还获得美国卡弗里(Kavli)基金会支持,建立了国科大卡弗里研究所,成为全球 20 所卡弗里研究所成员之一。与国际知名科教组织合作,建立实体科教合作平台,进一步扩大学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达到借船出海,合作多赢的多重目标。

  外国留学生总体规模偏小。虽然国科大留学生招生工作进展迅速,学生录取标准高,但与北京其他兄弟高校相比,留学生体量依然偏小。据悉,2017 年北京高校留学生约 10.17 万人,而国科大留学生人数仅占 1.5%。外国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所高等学校开放程度和国际知名度的标志之一。世界一流大学的留学生一般占本校学生总数的 13.4%,研究生中留学生的比例更高,约为 29%。虽然国科大拥有以研究所为基础的高水平导师队伍和一流科研实践条件,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有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 10 170 名,其中两院院士 300 余人,博士生导师 6 000 余名,但目前国科大培养外国留学生的优势资源尚未完全发挥出来。

  留学生生源结构不尽合理。从国别和地区上看,国科大留学生国别虽然已经达到 100 个,但主要以亚洲和非洲学生为主,其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东欧地区的来华留学生相对较少。从学生类别上看,进修生方面的招生工作仍具有发展空间。

  享受政策的局限。出于历史原因,国科大长期被视为科研机构而非普通高校,因此教育部及相关管理机构的一些“一带一路”相关科教政策和项目不能惠及,如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 计划)、“一带一路”科教文卫引智计划、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等。

  后勤保障瓶颈。随着国科大教育规模的扩大,包括留学生在内的学生住宿供给日趋紧张,目前已成为困扰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最大障碍。另外,我国外国留学生需与中国学生分开管理的制度,阻碍国际学生充分融入到国科大校园文化中。

  教育管理工作复杂性和综合性超过一般的行政管理工作,在实践中更强调基于公共利益的协调、合作、服务和管理。优化在华外国留学生的受教育体验,使学生在新的文化环境里学有所成,名有所就,成为知华、友华和亲华的科技人才,与母校的发展相互成就、相得益彰,实现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价值目标。

  明确留学生教育工作的定位和目标。利用中科院的教育和科技资源,重点发展以来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留学生为主体的研究生教育。建设具有国科大特色的国际合作示范中心(如中丹学院、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中心等),形成国科大特有的国际科技创新型人才教育与培养品牌。建立规模适应、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教学与管理逐步与国际接轨、留学生层次和质量居全国前列的留学生教育体系。

  联合研究生培养单位,组织加强外宣力度,讲好中国故事和国科大故事,以更为积极的姿态投入中科院海外科教基地建设,探索“一带一路”科技人才培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传播工作有机结合,在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科技人才教育和培养事业中发挥引领作用。

  提高对开展来华留学生工作的认识。由于国科大留学生工作开展相对较晚,各项条件都有待完善和提高。因此,有必要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整体外交大局和中科院科教拓展工程战略的高度看待来华留学生工作,将留学生工作纳入到各培养单位常态化工作中,形成良性的沟通机制,以来华留学生发展促进教育、科研及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开创国科大来华留学生工作新局面、新格局。

  进一步加大对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力度并落实保障措施。教育是一立足长远的事业,需要适时增加留学生教育投入,提供相对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支持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为扩大招生规模提供条件保障。如果来华留学生能像中国留学生到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完全融入到当地生活中,那么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现代化,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就接近或者已经实现了。国际化未必一定造就一流大学,但世界一流大学必然是国际化的。

  加强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以国科大国际学院为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立留学生师资招聘标准,完善科学、多元的师资评价体系,完善聘用模式;有重点地在教师队伍中培养一批能够胜任留学生教学任务的教学名师;有计划地扩大境外教师的聘用规模。支持从事留学生教育工作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外语授课的能力,为全面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提供人才保障。

  加强外事管理队伍建设,健全留学生管理制度,培养熟悉教育事业、具备专业技能的留学生管理干部。完善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制度,学习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管理工作模式,提升国际化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留学生教育工作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将留学生培养工作纳入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对于开展留学生教育较好的研究所/院系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如增加中国学生的招生名额等。对承担留学生教学和指导工作的教师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在业绩奖励、职务晋升和岗位考核评估中,实施必要的奖励政策。

  国科大的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借鉴模仿到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开始从“扩大”发展阶段,进入以“提质增效”为主要特征的“做好”发展阶段。如何利用好中科院优势的科教资源,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客观条件,不断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国科大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和发展,是需要认真思考并在实践中认真作答的重要课题。在中科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各培养单位大力支持下,国科大留学生工作必将会迅速迈上新的台阶,从而为国科大、中科院科教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一带一路”高端国际人才教育和培养作出更多、更实质性的贡献。

  14 年来,已有 755 名外国留学生从国科大毕业,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从中撷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可管中窥豹,展示国科大在国际科技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2018 年教育部优秀来华留学生,2014级CAS-TWAS院长奖学金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埃塞俄比亚籍博士

  Tofik Ahmed Shifa 为 CAS-TWAS院长奖学金生,专业为物理化学,研究方向为纳米能源材料。在学期间,Tofik 共发表 SCI 论文 28 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共发表 5 篇,总影响因子达 45.43;2014—2018 年,Tofik 共 4 次参加了全国性及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及高峰论坛,并于第七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China NANO 2017)上做了精彩报告。此外,还获得中国专利1项。Tofik获得的荣誉包括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奖学金一等奖、二等奖各 1 次;2017 年国科大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2018 年教育部优秀来华留学生。

  Tofik Ahmed Shifa 毕业后,将留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2018 年教育部优秀来华留学生,2015级国科大国际学生奖学金生,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巴基斯坦籍博士

  2015 年,Muhammad Junaid 在国科大奖学金资助下,赴国科大攻读环境科学博士学位。学习期间,Junaid 连续 3 年(2015—2018 年)开展三峡库区新兴污染物的水体分布、迁移转化及生态毒理研究,阐明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多环芳香烃(PAHs)、药物及个人护理产品(PPCPs)的体内与体外毒性机制以及它们在三峡库区表层水体中的浓度及其相应的生态风险。毕业时,Junaid 发表了 20 篇 SCI 论文和 2 篇 EI 论文。

  Junaid 在毕业感言中说:“在国科大攻读博士学位于我而言是一次很棒的经历,更是我长久等待的人生转折点。我参加了国科大和研究院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同时学会了自律、刻苦与守时。最后,感谢中国国家主席习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我期待中国与我的祖国巴基斯坦开展更多的合作研究项目。”

  2018年教育部优秀来华留学生,2014级CAS-TWAS院长奖学金生,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尼日利亚籍博士

  Samuel 在获得 CAS-TWAS 院长奖学金计划资助后,于 2014 年赴国科大攻读博士学位。在导师李光林教授的指导下,Samuel 系统研究了如何提高多功能上肢假肢的肌电控制稳定性,取得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在其攻读博士学位期间,Samuel 作为第一作者和共同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发表了 30 多篇科学论文,其中包括 16 篇 SCI 论文、13 篇 EI 论文和 2 本参编书籍。

  此外,Samuel 还获得了多项学术荣誉,包括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 2015 年度优秀学生奖,2015 年生物医学工程与健康信息学国际会议(ICBHI 2015)最佳论文奖,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16 年院长奖学金优秀奖,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SIAT-CAS)2017 年优秀青年基金创新项目获得者,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18 年度优秀博士论文奖,2018 年国科大优秀国际毕业生,以及 2018 年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年优秀来华留学生等。

  Samuel 说:“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这个中国顶尖学府学习。学校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的方向发展。我希望中国可以和外国学者,尤其是那些在中国获得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学者,保持长久的联系。我希望中国与尼日利亚、非洲以及其他地区在学术和产业方面的合作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共同培养人才,造福中国及全世界。”

  2018 年国科大优秀国际学生,2016级国科大国际学生奖学金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缅甸籍硕士生

  Ye Lwin Aung 是由缅甸国家林业局选派到国科大培养的基层林业管理官员,专业领域为兰科植物分类学。2017—2018 年,Ye Lwin Aung 连续 2 年在缅甸开展系统的野外调查研究,涉及缅甸北部、南部和中部地区,工作区域海拔从海滨热带到海拔 3 000 米,单独采集了约 600 份兰科植物标本,参与采集了植物标本约 1 000 份。Ye Lwin Aung 通过标本研究,发现了缅甸兰科植物 3 个新种,在国际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 SCI 论文 3 篇,成为缅甸发表被子植物新种最多的本土科学家。他为缅甸青年学生和科研工作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成为中缅科教合作的成功典范。

  2013级CAS-TWAS 院长奖学金生,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尼泊尔籍博士

  Janak Raj Khatiwada 的研究方向为两栖动物保护。2014—2016 年,连续 3 年在尼泊尔东部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研究,涉及尼泊尔东部和中部海拔 78—4 200 米的高原地区。运用在国科大学习到的多学科整合方法确定目标物种的分类地位、物种丰富度和群落组成,发现了 10 余个新物种,正式发表了 2 个新物种和 1 个尼泊尔新纪录种,发表了 5 篇 SCI 论文,并与超过 5 所的大学及其研究人员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

  Janak Raj Khatiwada 毕业后,选择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3级CAS-TWAS 院长奖学金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埃塞俄比亚籍博士

  Aga 的学习专业为分析化学。在学期间,Aga 不仅掌握到了很多理论知识,在导师指导下,还通过培养单位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仪器,探索出科研实践技能。他曾表示,语言是其在华学习时期最主要的障碍,但是克服了来华学习第一年的语言和文化冲突的不适后,他逐渐喜欢上了国科大及其培养单位的科研生活。2015—2017 年,Aga 3 次参加了国内外的学术研讨会及高峰论坛,在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 SCI 论文 4 篇、以第三作者发表 SCI 论文 1 篇。

  Aga 毕业后在其母校埃塞俄比亚哈拉玛雅大学担任副教授。目前,他还通过自行设计研究项目,与导师和培养单位保持着科研合作关系。

  Thushani 的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对渔业的影响。2016—2018 年,Thushani 于国际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2 篇,其中 SCI 共计 1 篇。同时期,Thushani 共 4 次于中国参加省级、全国性及国际性的学术会议,曾获 IPCC 和 Prince Albert II 气候变化研究基金奖,PACON 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展示奖,南中国海会议最佳展示和最佳研究论文奖,以及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报告最佳学生奖。

  Thushani 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曾于 2017 年参加南海海洋研究所首届“唱响南海”歌手大赛,荣获冠军。

  Thushani 毕业后返回其原工作单位斯里兰卡佩拉德尼亚大学任高级讲师星空体育app下载。

  (作者:谢勇 胡梦琳,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合作处北京。《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2018 年教育部优秀来华留学生,2014级CAS-TWAS院长奖学金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埃塞俄比亚籍博士

  2018 年教育部优秀来华留学生,2015级国科大国际学生奖学金生,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巴基斯坦籍博士

  2018年教育部优秀来华留学生,2014级CAS-TWAS院长奖学金生,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尼日利亚籍博士

  2018 年国科大优秀国际学生,2016级国科大国际学生奖学金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缅甸籍硕士生

  2013级CAS-TWAS 院长奖学金生,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尼泊尔籍博士

  2013级CAS-TWAS 院长奖学金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埃塞俄比亚籍博士